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對我國地理環境差異性的了解,認識到只有掌握自然規律、趨利避害、因地制宜、合理利用資源,才能讓大自然能更好地為我們人類服務。更多關于黑龍江教師招聘考試教案請關注黑龍江教師招聘考試網。
《東西干濕差異顯著》教案
一、教學目標
【知識與技能】
1.掌握等降水量線圖的閱讀方法,記住1600mm、800mm、400mm、200mm等降水量線的分布,總結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。
2.了解我國降水特點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。
【過程與方法】
1.以溫度帶圖的閱讀方法閱讀干濕地區分布圖,通過對干濕地區分布圖、景觀圖、降水分布圖、地形圖和溫度帶圖的圖層疊加,分析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。
2.運用課件直觀形象的演示,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。
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】
初步形成對我國地理環境差異性的了解,認識到只有掌握自然規律、趨利避害、因地制宜、合理利用資源,才能讓大自然能更好地為我們人類服務。
二、教學重難點
【重點】
歸納總結我國年降水量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原因。
【難點】
通過圖層疊加法,發現降水與干濕狀況的一般關系,理解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標準與分布地區。
三、教學過程
環節一:導入新課
運用圖片導入法,展示南方小橋流水人家圖片與我國西部窯洞干旱景觀圖,請學生直觀描述景觀差異。進而導入新課。
環節二:新課講授
(一)我國東西干濕差異表現
展示圖片中國年降水量分布,引導學生觀察顏色數值。
學生觀察圖片能說出: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很不均勻:東多西少,南多北少。顏色由東南向西北逐漸變化。數值隨著顏色從冷色系到暖色系數值減少。降水量由東南到西北,逐漸減少。
引導學生發現尋找重要的等降水線:年降水量超過1600毫米的地區大多在東南沿海一帶。其中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燒寮。
800mm等降水線與秦嶺—淮河一線大致相符,是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。它與我國一月份的0℃等溫線大體是一致的。
400mm等降水線是:大興安嶺—張家口—蘭州—拉薩—喜馬拉雅山脈東部。
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區大多在內陸地區。其中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。
(二)探究過程
1.我國東西干濕差異顯著原因
【教師活動】為什么我國東部降水多,而西部降水少?組織學生小組討論。
【學生活動】學生小組討論,推舉代表發言。因為東部地區靠近海洋,受夏季風影響明顯,降水較多;西部地區深居內陸,遠離海洋,水汽難到達,降水稀少
【教師講解】總結點評。
2.我國降水時間變化
【教師活動】出示中國南北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差異圖。請學生對比總結。
【學生活動】學生說出四個城市從南到北是廣州、武漢、北京、哈爾濱。降水較多的月份,廣州為5、6月份,武漢為6、7月份,北京為7、8月份,哈爾濱為8月份。結論:四地降水量的降水變化共同點是降水集中在夏季,明顯的差異是從南向北降水周期逐漸減少。
【教師提示】受夏季風的影響,鋒面雨主要集中在4~10月,所以我國各地的降水時間分配很不均勻,全國大多數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4~10月。
3.我國干濕地區
【教師活動】向學生展示中國干濕地區劃分圖。
【學生活動】明確我國有四類干濕地區:濕潤地區、半濕潤地區、半干旱地區和干旱地區。
【教師總結】濕潤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大致相當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線。半濕潤與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大致相當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線。半干旱和干旱地區的分界線大致相當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線。
環節三:鞏固提高
播放我國吐魯番火焰山風光紀錄片。
環節四:小結作業
小結: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。
作業:課后搜集關于故鄉降水情況課下分享。
【結語】以上就是《黑龍江教師招聘考試教案:東西干濕差異顯著》內容,希望各位考試順利,了解更多黑龍江教師招聘考試教案設計。黑龍江教師招聘試講技巧、黑龍江教師招聘考情分析請持續關注黑龍江教師招聘考試網
08-06
08-06
08-05
08-05
08-05
08-04
08-04
08-04
08-04
08-01
07-31
07-31
07-30
07-29
07-29
07-29
08-07
08-05
07-27
07-24
07-24
07-23
07-23
07-22
07-22
07-21
07-21
07-21
07-21
07-21
07-17
07-13
08-07
08-07
08-06
08-05
08-04
08-04
08-04
08-04
08-03
08-03
08-03
08-03
08-03
08-01
08-01
07-31
08-04
07-31
07-31
07-16
01-07
12-26
12-24
12-24
12-24
12-24
12-23
12-17
12-11
12-04
11-15
09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