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論述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教學規律。
【答案要點】
(1)智力通??醋鍪侨说木C合認識方面的能力,即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能力,是認識活動中表觀出來的那些穩定的心理特征。
(2)關于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問題,在近代教育史上,形式教育論者和實質教育論者曾有過長期爭論。形式教育論者主張,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訓練練學生的思維形式,知識的傳授則是無關緊要的;學校的課程設置應當偏重古代語(拉丁文、希臘文)、數學、邏輯學等,認為這些學科對于訓練學生的思維最有價值。實質教育論者主張,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對實際生活有用的知識,至于學生的認識能力則無須特別訓練,學校的課程設置應當偏重自然學科、現代語言等,認為這些知識對學生參與實際生活最有用處。這兩派理論割裂了思維內容和思維形式的辯證統一性質,因而其主張都是片面的。
(3)在教學過程中,學生智力的發展有賴于知識的掌握,因為知識是學生進行認識活動的工具,他們只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去認識世界,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識,解決面臨的問題,并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。但是,知識不等于智力。學生知識的多少并不能標志他們智力的高低。知識轉化為智力是有條件的。教學中必須有明確的發展智力的目標,并有計劃地去加以實現;傳授和學習的必須是系統的科學的規律性的知識;必須引導學生在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過程中自覺、積極、主動地進行認識活動,真正理解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,解決問題,這樣才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。知識是發展智力的條件和基礎,智力是掌握知識的前提和結果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,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是統一的,教師必須同時完成兩個方面的任務。
(4)聯系實際。
2.怎樣培養學生的良好性格?
【答案要點】(1)加強政治思想教育,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;(2)在實踐中培養與鍛煉學生的性格;(3)家長與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;(4)建立優良學生集體,形成良好班風與校風,提進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;(5)注意個別指導、有針對性地進行性格培養。
08-06
08-06
08-05
08-05
08-05
08-04
08-04
08-04
08-04
08-01
07-31
07-31
07-30
07-29
07-29
07-29
08-07
08-05
07-27
07-24
07-24
07-23
07-23
07-22
07-22
07-21
07-21
07-21
07-21
07-21
07-17
07-13
08-07
08-07
08-06
08-05
08-04
08-04
08-04
08-04
08-03
08-03
08-03
08-03
08-03
08-01
08-01
07-31
08-04
07-31
07-31
07-16
01-07
12-26
12-24
12-24
12-24
12-24
12-23
12-17
12-11
12-04
11-15
09-30